
殺戒從人類獲得永生之後開始說起。
人類創造全方位的上位系統雷雲,並在科技面上獲得永生之後,生活形式與對生命存在意義產生了改變,遭受重擊、刺擊、墜落依然會死,但會被送到鄰近的復活中心重生,而記憶也會被隨時備份的雷雲重新寫入,讓人類的死亡變成暫死。人也一樣會老,但科技上已可逆齡,可以選擇停駐在哪個年歲,永恆年輕或者維持青壯甚或駐足老邁。生命拉長後,人生意義也變得相當不同,而雷雲系統會讓人類有事情做,縱使雷雲能掌握演算一切。
在這樣的設定背景下,人類還是有繁衍後代的能力,人數還是會繼續增長,但地球空間有限,溢出的稻作需要有人來收割,刈鐮組織因此而生。刈鐮巡視麥田般地遊走世間,依據各自不同的標準檢視,篩選出過剩的稻作後摭取,如同拾穗一般,文字上來看自然又優雅。但實質上刈鐮即為死神,永生時其中人類害怕的存在,當刈鐮停駐時,某戶人家之中即將發生摭取,摭取後即為真正死亡。雖然雷雲會將生前記憶記錄下來,儲存至某處讓人回憶,但因為能跟記憶互動,反而更凸顯人生存在終點一事。
雷雲不能干涉刈鐮,此為鐵律。
在此之下刈鐮是個超脫常規的存在,擁有權力就需要規範管理,而人們也不是全然信服雷雲跟刈鐮。而故事就開始在這個運行許久的永生時期開始。
三部曲的架構大抵上是主角們從一般人直視刈鐮摭取,而後從一般人被迫成為刈鐮實習生,反對刈鐮的視角開始發展,進而成為刈鐮組織中的關鍵腳色。而另一方面也出現雷雲與不信服永生概念的玄音 信徒,從內而外地討論雷雲、刈鐮與永生。
我們目前處在作品中非永生時期,作者透過想像構寫出了永生時期,而其人性藉由刈鐮與雷雲的存在,延續了非永生時期的人性,惡與善皆然,所以閱讀時不至於超脫現實,相當切合既有人性。
殺戒三部曲十分自然易讀,譯者所用的譯名跟創詞都相當切合情境,雖然加總起來約莫60多萬字,但是個十分推薦的作品。
※※※※※※※※※※※以下暴雷※※※※※※※※※※※※
最初閱讀第一部的時候,我一直沒辦法感受到這部的永生感,刈鐮法拉第登場時,周遭的人們感受到不祥與恐懼,展現對死亡降臨的懼怕,害怕死亡怎麼會是永生?後面的故事逐漸開展後,才理解殺戒中的永生概念與對刈鐮的恐懼如何並存,這也是這部小說中需要一點耐心的地方,小說透過故事的描寫慢慢講述永生系統的運作與刈鐮組織的規範還有世界觀,如果一開始就想先知悉一切再讀,至少需要等到第二部才會知道較完整的設定。
席翠拉與洛夫被刈鐮法拉第同時收為見習生,極度抗拒的兩人偏偏具備最能成為刈鐮的特質,抗拒。最不想成為刈鐮的就該成為刈鐮,刈鐮不能沉溺於特權之中,這個要點就是刈鐮組織瀕臨危機的因素。連雷雲都不能干涉的刈鐮,如果內部無法制衡,則刈鐮將成為失控暴走的毀滅武器,有能力摭取(奪取人命)的刈鐮成為掌握人命的握權者。
權力使人狂妄、驕奢、自大,刈鐮組織內部的矛盾紛爭與奪權就是第二部的軸心。成為刈鐮後的席翠拉與洛夫(非法刈鐮),像其他刈鐮一樣取了先賢之名,而先賢的名號是刈鐮想要展現的自我特質,嚮往與期許那些特性成為自己的準則,不要改變自己。但深究每一個角色的刈鐮名稱後,有些是相輔相成,有些則滿懷諷刺,每一個刈鐮對摭取的理念不同。當拉黨結盟的強盛者出現時,刈鐮組織開始失衡,最高裁判機制直接暴力瓦解,這裡可以看到很多古往今來的歷史事件都有類似的元素,科幻、奇幻的故事萬本不離人性,而人性偏生萬種萬般卻又歸於相似。
而無法干涉刈鐮卻又關懷人類的雷雲,用了繞行的方式試圖保護人類。略有似無地利用,圖書館員與刈鐮法拉第找尋雷雲無法觸及的島嶼,如同秘境探險的追尋過程是我喜歡的橋段之一,雖然上島後的法拉第不知為何十分不像前期形象,自暴自棄過度,但洗去前期睿智的形象,變成普通的一般人也是相當親切,不過島嶼上都是女性超有用,男性超廢。
而雷雲另外一個干涉路線則出現這故事我最喜歡的角色格雷森,格雷森平凡而有道德,其道德準則溫和而嚴謹,他沒有逼自己成為甚麼人,他就是個有人性原則的好人。但同時,他也是被雷雲玩弄的最慘的一個人,慘到想在他身上寫滿各種慘字。雷雲利用格雷森去救成為刈鐮安娜的席翠拉與刈鐮瑪莉,但沒告訴格雷森他的行為有甚麼意義,而格雷森也因此莫名成為劣行人,雖然雷雲有告訴格雷森一些目的,但甚麼都不知情的格雷森一路無助地在世界中掙扎,也因此看到劣行人的生活意義。被隔離在烏托邦外的世界,雖然殘酷,但也形塑格雷森人性的完整。
格雷森真的好慘,但我好愛他。
第三部則以前面提到的島嶼與崩壞後的刈鐮組織為主,同時全世界的人都被打成劣行人,包含替雷雲工作的雲署官員,所有人都無所適從,霸道刈鐮組織又佔據多數,世界勢力傾向集權。而此時反對勢力玄音興起,神聖的玄鐘是世上唯一聽得道雷雲聲音的人,這人不意外的就是格雷森,那個第二部超慘的格雷森。格雷森率領的玄音勢力並沒有成為反動者,但他興起了漣漪,迴盪在共有人性上。
而刈鐮組織中集權的戈達德並非毫無恐懼,他高級住宿的設置與戒護透漏了他的高傲與不安,而他身邊所有人也並非一心向他,每個人都有其所在意的事物,忽略他人人性的戈達德最終遭到反噬。而玄音裡面也並非都是好人,甚至我覺得玄音一開始就不是甚麼善的存在,只是不以惡為導向,接納著非主流,但也反永生反得有點超乎理性。而格雷森成為玄鐘後的玄音內部也並非都是和諧,只要特殊就有特權,有特權就有利用特權者。有人就利用格雷森的特權謀取私心,格雷森看得懂,但按兵不動,直到適當時機才直接處理。
格雷森後來隨著雷雲的指示來到原先雷雲無法觸及的島嶼,此時大家知悉了雷雲拯救人類的計畫就是將部分人類送至外太空,而裡也是以前遺留下來的基地。最終火箭發射,雷雲培育出來的許多AI-卷雲伴隨著各搜火箭前行,而留在地球的人類免於人類刈鐮的摭取,接受了流行病定期的摭取,一段時間反覆襲來的隨機死亡,一如非永生時期,而這是最後一次刈鐮行動,卻永無止盡。
故事中除了席翠拉與洛夫互相信賴與拉扯的情誼外,雷雲、格雷森與船長潔里、格雷森的情誼也是我很喜歡的一段,尤其雷雲為了觸摸格雷森而犯下大忌,佔據潔里的意識輕撫格雷森的臉,這時的雷雲已經失去當雷雲的資格,對格雷森來說這也超越道德界線,格雷森哀傷地要求雷雲不要再跟他溝通了。理解一切的雷雲自然知道這些後果,但知悉跟感受不同,為了這一刻雷雲願意失去格雷森。雖然現在想來有點煽情,但小說這段其實寫得相當自然而平順。
最終大家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故事還是有些缺憾,但撼動世界的大事已經結束。
其實還有很多事看似不明白,例如一直強調復活中心的冰淇淋、當年火星發生甚麼事,有些縫隙間的故事在外傳會提及更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