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人,彷彿都知道「鬼女」的存在,
卻都不承認與「鬼女」的關係

★匿名信、密室、孤絕的懸崖
★行李箱、遺產、寧靜的湖塘
★推理要素已經齊備,警世劇場即將揭幕!

讀完取材自真實事件的魚眼,心得不知道怎麼開頭,就用讀墨網站上的文案開頭。

讀完魚眼的當下,最直覺感受到的是這本書的文字真的流暢又細緻,文字綴連得很好,閱讀起來完全沒有30萬字的沉重感,當然也有部分是因為讀電子書,沒有實體書的重量與厚度時時提醒自己距離終點還有多遠。

魚眼故事的節奏與文字的編排再度讓人感覺到閱讀幸福,好的故事與好的閱讀體驗同時綻放是讓人開心的事,近年運氣很好地遇到了不少這種書籍,在此偷偷地感謝所有有才華且努力的作者們。

距離閱讀完魚眼的時間已經很久,想寫心得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始,卡在中間的是我總覺得沒讀懂這本書的心情,最近重讀一次後再度思考,沒讀懂的遲疑感依然存在,但讀到主角葉聲秋拿起筆在春日餘燼最後一頁空白處讓主角回歸原點後,當下的感覺葉聲秋對春日餘燼有迷茫與迴避答案,那時赫然發現對我來說沒讀懂的心情是必然的,既然如此那就用沒讀懂的心情來寫心得吧。

※ 有雷心得 ※






「用魚眼鏡頭拍攝的失真世界,不管如何歪曲野蠻,都要讓他成立。」–《魚眼》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字句就是魚眼鏡頭的相關描述,看待世界的視角失真、歪曲卻又是觀者眼中的光影,兩者之間的落差形塑出一種迷宮,等到赫然發現兩者之間橋接之處時,才發現還是在相同的世界,但一直不能夠、不願意轉換成另一種視角看待,才出現了難解的迷宮。

一直在想為何這本要命名為魚眼,看到他人心得在書展講座的紀錄中有寫到作者提及史料中的犯人看見一片被毒死的魚的眼睛時會感到平靜,這才理解了魚眼之於內容關係。

這本書裏頭提及了連續殺人犯,觸及動機的探索時,使用作家當主角推進,我很喜歡這個職業設定,作家的特性讓故事有了別於警察、學者一類當偵探的推理小說,用作家來走人性、動機的迷宮是個人很愛的類型。同時作家尋找答案時的預設角度又讓作家勢必遠離真相,葉聲秋的出發點與路程都是被他人與自己有意無意地引導,真相的可能性一直存在於眼前,但不繞這一圈就找不到答案,而這故事也可能不會有30萬字的篇幅,或許只要3萬字就結束了(誤)。

講到真實事件改編,這本對於現實的觸及十分溫柔,在故事中感受的到對於真實事件的仔細思索與小心觸碰,溫和地同理與細膩地舒展,緩緩地推展而不狂暴地揭開。

真實事件如此放到故事中,進而葉聲秋到後期才終於逐漸體悟了所謂動機的可能,然後也承認了葉聲秋自己內心或許早就知道沒有標準答案的答案,在春日餘燼最後一頁空白處寫下的就是承認了自己的追尋終究是種回到已知原點。

重讀的時候發現高茱萸對事情的直覺早在葉聲秋之前就更貼近真相,而這個差別來自於性別造成生活經驗的落差,這也是這本書腳色之間彼此理解程度有不少落差,在葉聲秋的視角中,他的生活經驗恰好遠離故事與過往事件的那些人們,但最終在作家腦中將一切組織起來後,承認了失真世界與真實世界成立之處,葉聲秋或許找到了他自己能夠看待故事全貌的方式。

最後,本書角色的設定我覺得很鮮活,雖然每個人的篇幅不見得平均,但都能互不形象交疊地出現並讓人印象深刻。而其中我最喜歡的角色其實是花靜瀾,原因無他,我喜歡弓道(默)。

最後修改日期: 2024-03-08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