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不會因為我們的潔癖就此絕跡。但由我們做,至少世界有機會變好一點點。』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上引部分書籍宣傳詞。資料的詮釋帶來不同意義,話語權被握在不同階層的人身上,影響自然不同,想起語言課堂上,老師講述到流行語的形成與傳播時,除了引起共鳴外,能見度也是一個指標,知名度如同身處高山,「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有理念者遇上想要利用竄改營造社會和諧的政府,會是怎樣的撞擊?如果這件事必然有人做,是否自己做會好一點?還是這背棄了當初的理想,將理想已一銀幣的價格賣給惡魔?

  這本小說透過從不得志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陷入麵包與理想的困頓開始,爾後接觸了改編部,不以規矩無法陳方圓的他,牴觸之情是自然而然油生,但從輕度改編開始,用沒人受傷而這社會也不會因此而受損,真相、後真相與事實的落差在此巧妙地變成虛空地帶,存在但不去觀察好像就沒有影響也沒有意義。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事件越來越重大,再怎麼說服自己再怎麼改編增添出麵包香氣,麵包乾硬劣質就是事實,菱角未磨的方圓越發地無法忍受,縱使發現週身的人心中也保有不同比例的理想。使麵包香不是不好,人心是需要美好事物安撫的,但故事在體制下被指定香氣,唯一的選擇就是沒有選擇,文學與社會、政治的關係變調了,「文學反映政治,文學紀錄政治,文學影響政治——但文學本身病不應是政治的。」陳方圓提出了不滿,但問題依然在,那身為文人該怎樣處理?

  「一本書能夠讓人拿起來,就是改變世界的第一步吧?」陳方圓在知悉總編的利害與理念後,又經歷是否要真人真事改編總編之死的後,略有所思的陳方圓終於第一次真正動筆編輯了新聞。幫政府帶風向的新聞掩蓋了黑暗但也成為推動『向光說』的風向,「書要讓人拿起來看,才有機會改變世界。」

  「好的文學是不會有時效性的,現在的我只是想要把真相保存在一個地方,晚一某天有人想要尋找的話,還有機會找的到。」文人之於社會議題的處理,這是看似最無力也最有利且恆久的反擊。

  真人真事改編部是個很棒的故事,作者理想很遠說故事的技巧十分精湛,將好的題材與內容按照容易入口的順序呈現,在各種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交疊出劇情的高潮。而對於中文系的讀者來說,裏頭有許多讓人深有共鳴的引述或想法,想到以前大一時老師授課時常強調文學之用,對有志創作的人也容易提及張愛玲的話語,在書中看到相關文字時,不禁大笑,對文學討論的記憶被這本書拉回來了。

最後修改日期: 2024-12-31

作者

留言

撰寫回覆或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